构建食药安全多元共治管理机制
构建多元协同共治框架格局,明确多元治理责任划分,搭架多元治理信息化平台
智慧管理解决方案
构建提升监管服务效率的智慧监管体系
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手段,通过整合、完善现有信息化监管系统,推进市场监管工作向自动化、动态化、实时化、智能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逐步建立“源头可溯、环节可控、去向可查、人员可管、风险可防、公众可查”的“智慧监管”体系
一. 行政审批平台
1.一户式行政审批:将各种业务系统中的行政审批和查询等功能进行集中的登陆部署,同时实现备案管理、行政许可管理、审评管理等功能
2.业务办理进度监控与督办:将用户关心的或重要的业务办理进展状况按照业务分类集中显示在系统首页面上,实行业务办理监控的红绿灯制度
二. 综合安全监管平台
以强化事中监管能力为着眼点,为食品药品日常监管、产品抽验、稽查办案、移动执法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性和工作效能。
1.移动执法系统:提供日常巡查、专项整治、属地管理、地理信息定位、综合查询、多媒体证据上传、信息录入、案件处理、现场执法、执法单据开具、电子签章、二维码管理、绩效考核、报表统计等功能
2.稽查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稽查办案、行政处罚和稽查数据上传处理、稽查信息管理四大部分内容
3.安全检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检测监管信息高度共享和充分利用,实现决策智能化、业务电子化、服务规范化,构建检测和监管信息通报网络体系,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
4.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感知技术,结合食品领域监管的各个业务应用系统(如:日常检查、监督抽验、行政稽查),实现对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市场流通领域中各个环节的综合监管
5.药品安全监管系统:实现对药品生产领域、市场流通领域、药品经营领域中各个环节的综合监管,实现辖区内药品流通的品种统一管理,风险可控,并为假劣药鉴别、处方药销售监管提供支持
6.媒体广告监测系统:实现对电视、广播电台、网站、杂志、报纸、户外等多种媒体的发布的广告等进行全方位的动态实时监测,自动对广告数据进行采集、识别、统计分析,从中识别出各种违法违规广告和违法经营行为,做出定性、定量的分析,并进行相应的监管处理,配合日常管理、检查等人工监测,有效减少广告监测的盲点,有效打击虚假广告,惩治违法广告发布行为,保证群众食品药品安全
三. 可视化视频监管平台
利用高清摄像机、硬盘录像机、宽带网络等三者所组成非现场的可视化监管模式,监控人员能够根据情况进行全面或细节的观测现场,实时掌握现场企业的动态。
1.餐饮安全信息监管系统(阳光厨房)
2.食品生产企业流水线在线监控
3.药店药师在线监控
四. “四品一械”安全追溯平台
系统提供“从工厂到消费者”、“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模式,提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供应链环节消费者关心的公共追溯要素,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自动显示问题食品的销售网络和分布情况,能够根据溯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召回。
1.特殊药品追溯系统:对特殊管理药品的生产、进货、销售、库存全流程实行网络化动态监控,以期达到特殊管理药品“一针、一片”流向可监控的目标,同时实现特药追溯、分类统计、异常报警等功能
2.药品电子监管追溯系统: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统一建设药品电子监管追溯系统,开放公众对药品流向快速追溯功能
3.食品全程追溯系统:建立食品的可追溯体系,快速有效的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同时实现数据接入、分类统计、查询与追溯、公众服务接口等功能 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追溯系统:通过赋码生产和电子台账新标准应用的方式实现对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追溯
五. 信用管理平台
建立信用管理平台实现对区域所有在册企业,包括“四品一械”生产及经营企业的守法及服务诚信数据征集和信用自动评定,以及通过对社会舆情数据的采集分析,实现社会化管理数据的整合,并具备信用数据征集共享接口、查询等功能
1.信用数据征集
2.信用发布公示
3.信用预警
六. 公众服务平台
提供互联网门户、微信公众号、微门户网站等服务渠道,实现公告通知、在线查询、网络办件统计、办事指南等服务功能。
七. 联动应急决策平台
实现对食品药品突发事件的及时预警、快速反应、协同联动,对应急事件作出快速合理的处理,提升市场监管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主要包括应急指挥处置系统和分析决策系统软件两个部分。